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福州援藏建藏工作促進會 > 新聞聚焦 > 正文

福建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着力打造昌都鄉土樹(shù)種培育基地

2021-04-12 10:54:12 作者: 來源:福建第九批援藏隊  責任編輯:郭曉楷   我來說兩句

習近平總書(shū)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會議(yì)上指出,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shì)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把生态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爲全國乃至國際生态文明高地。福建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shū)記“綠水青山就是(shì)金山銀山”“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一系列重要論述及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動昌都市國土綠化和園林城市建設。

2021年福建省林業局繼續選派黃傳煌同志支援昌都市林業和草原局。黃傳煌同志是(shì)一位資深的園林高級工程師,在福建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從事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工作20多年,在園林綠化、林業調查、濕地保護、樹(shù)種培育等方面造詣較深。他援期間通過大量實地調研,找準長期以來制約昌都市園林綠化進程的痛點和難點,對症下藥,精準施策,補短闆、強弱項,着力打造昌都鄉土樹(shù)種培育基地,取得了顯著成效。

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鄉土苗木培育基地,坐落在昌都市察雅縣,投資70萬元,利用現(xiàn)代化智能溫室大棚,培育以藏川楊、昌都柳、高山礫、冬麻豆、丁香等爲主的鄉土苗木。

源頭緩解苗木種源供給不足

長期以來,昌都市林木種苗不足,特别是(shì)觀賞植物嚴重不足。據不完全統計,昌都市“十三五”國土綠化建設規劃期間共需優質苗木23810.7萬株,而昌都市原年出圃量不足1500萬株,僅占需求量的6.3%。

與此同時,大量引入的苗木成活率低,且有攜帶有害生物的風險,威脅到昌都原生植物及生物物種多樣性,制約了昌都市國土綠化進程。黃傳煌同志從實際工作出發,打造昌都市鄉土樹(shù)種培育基地,一年即可爲昌都提供各類鄉土觀賞苗木24.5萬株,後期通過“再培育、再嫁接”,可從源頭上極大緩解昌都觀賞苗木種源嚴重不足問題。

圖片來源:福建第九批援藏隊

有效填補鄉土樹(shù)種培育空白

黃傳煌立足昌都特殊的立地條件、氣候環境,以科技創新爲手段,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重點培育藏川楊、昌都柳、高山礫、冬麻豆、丁香等鄉土觀賞樹(shù)種,填補了這些苗木的培育空白。

同時,黃傳煌深入開展技術研究,攻克高寒高海拔環境條件下苗木培育技術的難點,分别從扡插、播種等環節入手,建立了“扡插育苗技術規程”和“種子育苗技術規程”,定量細化、明确要求、深入指導、強化培訓,爲昌都市鄉土樹(shù)種培育工作創制了一批實用技術、培養了一批懂技術的本土幹部,填補了苗木培育技術空白。

生動再現(xiàn)福建經驗落地生根

習近平總書(shū)記在閩工作期間高度重視生态文明建設,親自推動了長汀水土流失治理、木蘭溪防洪工程等重大生态保護工程,并于2000年推動福建率先在全國探索生态省建設。

近日,習近平總書(shū)記在福建考察時進一步指出,要堅持生态保護第一,統籌保護和發展,實現(xiàn)生态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xiàng)統一。福建省援藏隊始終堅持把習近平總書(shū)記在福建工作時所留下的寶貴思路、理念、作風帶到雪域高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和曆史擔當,生動再現(xiàn)生态文明建設“福建經驗”在昌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相(xiàng)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yǒu)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