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福州援藏建藏工作促進會 > 新聞聚焦 > 正文

“一袋水泥”背後的福州扶貧故事!

2020-10-26 15:45:26 作者: 來源:福建第九批援藏隊  責任編輯:郭曉楷   我來說兩句

2019年7月,林謀東作爲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八宿工作組組長來到著名的“怒江72拐”所在地西藏昌都市八宿縣開展爲期三年的援藏工作。

西藏有句著名的諺語:“那曲最高,阿裏最遠,昌都最險”。八宿縣幅員(yuán)面積1.26萬平方公裏,轄4鎮10鄉,境内高山環繞、峽谷相(xiàng)間,江河交錯,構成七山二水一分地的地形特點,年财政收入不到6000萬元,屬于深度貧困地區,國家級貧困縣。援藏一年來,我不停思考探索如何引進産業、服務産業、做大産業,如何提升八宿自身“造血”能力,最終使八宿經濟走上産業發展的道路,農牧民群衆走上脫貧緻富的小康之路。

以“保姆式”服務保障項目“零阻礙”

2019年7月19日,對林謀東來說是(shì)一個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他從上一批援藏工作隊手中接過援藏使命,也接過了服務八宿海螺水泥公司這一重任。作爲世界500強,中國水泥行業巨頭的安徽海螺水泥,2018年3月在第八批援藏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下落戶八宿,項目投産後預計每年稅收将達1億元,不僅對八宿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更寄托着八宿4.8萬農牧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它的一舉一動,在八宿都萬衆矚目。

“林書(shū)記啊,我們公司沒水用啦,您一定要幫我們解決啊,不然我們就幹不下去(qù)了!”去(qù)年10月份,八宿海螺水泥公司總經理的一通電話(huà),推遲了他前往拉薩參加培訓學習的步伐。

原來,随着海螺水泥工程量的加大及員(yuán)工的增多,生産生活用水也越來越大,海螺水泥所在地西巴村(cūn)的村(cūn)民因同用一股溪流水也出現(xiàn)了用水緊張的問題,村(cūn)民自行去(qù)取水口斷水,村(cūn)民和水泥廠雙方互相(xiàng)誰也不退讓,出現(xiàn)了緊張的對峙局面。知(zhī)道這一情況後,林謀東第一時間趕赴現(xiàn)場,向雙方了解情況。爲了徹底解決水的問題,盡管天已經黑了,氣溫驟降,林謀東仍然在第一時間前往取水口實地調研,根據群衆用水習慣,提出了新建工業用水取水口和市政管網同步聯通至海螺廠區的方案,既确保農牧民用水,又(yòu)解決了海螺水泥廠的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這樣的結果,讓農牧民群衆和海螺水泥廠的工作人員(yuán)對援藏幹部交口稱贊,感到援藏幹部做事很務實,服務很貼心。

福建第九批援藏隊 供圖

2020年8月8日,八宿海螺水泥廠區内彩旗飄飄、高歌嘹亮,八宿海螺水泥要正式投産點火(huǒ)了。當時站在主席台上的林謀東,在火(huǒ)苗燃起的那一刻,心情是(shì)無比激動,内心是(shì)百感交集,期待已久的投産點火(huǒ)這一刻終于來了。這一年來,他們見(jiàn)證了從光秃秃的山頭到廠房林立的“花園式”廠區全過程,他們見(jiàn)證了從開工建設到投産隻用468天的八宿速度,“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福州精神在三江大地結出了碩果。八宿縣農牧民群衆就近穩定就業的願望即将實現(xiàn)、窘迫的财政現(xiàn)狀即将得到解決、經濟社會即将迎來高速發展的時代。

以“灰雞蛋”招來物流運輸“金飯碗”

爲了讓農牧民在家門口實現(xiàn)就業,做到真脫貧、永久脫貧,真正落實不但(dàn)要“輸血”援藏,更要“造血”援藏的理念,林謀東圍繞八宿海螺公司上下遊全産業鏈積極思考更多“造血”項目,帶領援藏隊全面布局海螺水泥下遊企業。去(qù)年12月,通過全國網上招商,引進了一汽解放(fàng)在西藏四川的總代理億恒達公司與八宿縣國有企業榕宿公司合資成立宿達汽車運輸扶貧公司,爲海螺水泥提供産品和原料運輸服務,并吸納當地運輸力量共同參與,這又(yòu)将增加本地農牧民就業300多人,間接帶動800多人增收。運輸公司運營後還可帶動當地餐飲、住宿等關聯服務業共同發展,帶動周邊農牧民就業,讓農牧民有事做,有活幹。他相(xiàng)信,在第八批、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成功接力以及今後援藏人的不斷努力下,将成功打造一條海螺水泥全産業鏈,綿綿不絕爲八宿經濟發展輸送動能,成爲爲八宿經濟“造血”的強大内生動力。

物流隊隊長平措羅登說到:以前在外地跑車,經常沒活幹,其他人也不願意要他們,感謝福州市援藏工作隊,是(shì)你們讓我們有了穩定的收入。自從到物流隊上班後,我還當上了物流隊的隊長,對以後的生活更有信心。

以“新理念”助推特色産業“高大上”

援藏一年來,林謀東始終把扶持特色産業作爲實施精準扶貧、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抓手。援藏資金扶持荞麥、牦牛、核桃油等特色産品發展資金76萬元,依托福建省供銷社等内地企業及福州黨建超市平台打通從農戶到合作社、從企業到消費(fèi)者的供應鏈,協助銷售32萬元特色産品。幫助八宿縣拉魯卡荞麥加工廠借助電子商務,建立線(xiàn)上線(xiàn)下相(xiàng)結合的銷售模式,線(xiàn)下所有的站點都鋪有荞麥茶的産品,客人通過線(xiàn)下品嘗,覺得不錯,就可以在淘寶店鋪和公司的APP裏面下單。加工廠副總經理洛松卓嘎充滿信心地說:采用這種方式,公司産品已經走向了全國各地。2019年,拉魯卡荞麥系列産品獲得昌都市第五屆三江茶馬文化藝術節“藍天聖潔”品牌展銷會“最受歡迎産品獎”,成功申報爲“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擁有了走向世界的“國際護照”。

林謀東還立足每個村(cūn)的具體情況,積極爲村(cūn)集體經濟謀思路、想出路、尋活路,與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并進,孵化出“察瓦龍藏家樂、木刻”等村(cūn)級集體經濟5個,帶動了21名農牧民群衆實現(xiàn)了就近創業就業,人均增收3000餘元,助推農牧特色産業發展“高大上”,拉根鄉核桃油加工廠就是(shì)一個案例。

核桃油是(shì)木本油料,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一般高于草本油料,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屬于高端油料。核桃油雖好,壓榨提取技術難度卻不小。在林謀東和援藏隊員(yuán)的幫助協調、積極聯絡下,幾個村(cūn)集體經濟都發展得風生水起,縣裏的其他村(cūn)集體經濟負責人也紛紛找我出謀劃策,準備“好好幹一番”,摘掉“空殼村(cūn)”“後進村(cūn)”的帽子。村(cūn)集體經濟開始煥發生機,爲農牧民群衆實現(xiàn)如期脫貧、增收緻富提供了産業支撐,形成了“要我富”到“我要富”的思想轉變,爲促進民族團結提供了堅實保障。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曆史擔當和責任擔當,既要做讓人民群衆看得見(jiàn)、摸得着、得實惠的實事,更要作爲後人做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隻有這樣,才不辜負西藏人民對我們的信任和期許。”林謀東說道。

相(xiàng)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yǒu) 【字号